您当前位置 : 首页 » 技术支持
档案室建设标准及要求对档案分类与存储规划有着明确的要求,以下是详细的解析:
一、档案分类
根据档案的类型,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1.纸质档案:包括传统的文书档案、会计档案、人事档案等,这些档案以纸张为载体,记录着各种信息。
2.电子档案:随着信息化的发展,电子档案越来越多,包括各种电子文件、数据库、多媒体文件等。
3.声像档案:包括照片、录音、录像等,这些档案以声音和图像为载体,记录着重要的历史时刻和事件。
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档案的查找、管理和保护。
二、存储规划
1.纸质档案存储
环境要求:应存放在干燥、通风、防火、防潮、防虫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。
设备要求:档案架应选用坚固耐用的材料,并合理布局,便于查找和取用。
2.电子档案存储
环境要求:电子档案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,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的侵入。同时,应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,确保存储介质的稳定性。
设备要求:应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、服务器、存储设备等,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和快 速访问。同时,应安装防火墙、杀毒软件等安全设备,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。
管理要求: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,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可用性。对于重要的电子档案,应进行备份和加密处理,以防数据丢失或泄露。
3.声像档案存储
环境要求:应存放在专门的声像档案室或区域,确保环境安静、干燥、无尘。
设备要求:声像档案的存储介质(如磁带、光盘)应定期检查和复制,以防数据损坏或丢失。
特殊要求:声像档案室应远离噪音源和振动源,确保声音和图像的清晰度。
三、档案室建设标准
1.位置与环境
应远离易燃、易爆、污染源以及洪水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生的地段。
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好的地段,地势较高,场地干燥,排水流畅,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。
档案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小于0.5m,室内地面应有防潮措施。
2.建筑要求
墙体要具有隔热、防潮、防尘、防火性能,墙面要求光洁、平整、不易生尘、坚固耐久。
地面应光洁、平整、耐磨,不易生尘,应有防潮措施。地面单位面积承重每平米不小于500kg,安装密集柜的不小于1200kg。
门窗既要便于通风,又要便于密闭。门应具备防火防盗功能,密封性能好,且宜采用金属防盗门。窗应为双层窗,开启窗应设纱窗。
3.设施设备
档案室温度应控制在1424℃,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%60%。根据面积配备恒温一体机和空调,确保档案室的温湿度控制。
安装防盗报警装置,其中存放贵重档案资料的部位应配备防火设施。
配备灭火器材,灭火器材要选用气体或干粉灭火剂,存放位置要方便取放。
配备手电筒,以备停电时使用,严禁明火照明。
及时投放防虫药品,推荐使用电子杀虫仪。禁止存放食物,安置一定数量的防鼠盒,及时投放灭鼠药品。
配备吸尘器,对档案库房除尘。对录音、录像、唱片、光盘、软盘等磁记录档案,建议配备防磁柜。
4.管理制度
设立档案工作机构,建立健全科学有 效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管理网络。
制定档案工作制度,包括档案整理、保管、保密、鉴定、销毁、统计、利用等制度。
配备符合档案业务管理要求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,并保持稳定。档案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,并积极参加档案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。
四、存储区域划分与布局
对于大型档案室,应进行合理的存储区域划分和布局,以提高 档案查找和管理的效率。
1.存储区域划分:根据档案的类型和数量,将档案室划分为不同的存储区域,如纸质档案区、电子档案区、声像档案区等。同时,应设置专门的查阅区和办公区,方便工作人员和用户的查阅和管理。
2.布局要求:存储区域应集中布置,自成一区,与其他区域分隔。档案架应成行垂直于有窗的墙面,以便于通风和采光。同时,应合理规划走道宽度和档案架间距,确保人员通行和档案搬运的顺畅。
五、存储密度确定
确定档案的存储密度时,应综合考虑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档案的存取保护需求。
1.空间利用率:应充分利用档案室的存储空间,合理摆放档案架和存储介质。同时,应预留一定的空间用于未来档案的存放和扩展。
2.存取保护:在保证空间利用率的同时,应确保档案的存取方便和保护安全。对于重要的档案和易损的存储介质,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和存放方式。
综上所述,档案室建设标准及要求对档案分类与存储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。通过合理的分类存储、存储环境和设备要求、存储区域划分与布局以及存储密度确定等措施,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、完整和可用性。